- 保護視力色:
紅外攝像機市場發(fā)展狀況及出現問題分析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10-10-22
- 【搜索關鍵詞】:電子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11-2015年中國覆銅板行業(yè)市場行情評估及投資機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2011-2015年中國電子級多晶硅行業(yè)市場動態(tài)及發(fā)展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2011-2015年中國點鈔機市場競爭評估及發(fā)展需求盈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2010-2015年中國切藥機產業(yè)項目投資及行業(yè)競爭力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國內自2001年第一臺紅外攝像機面市,便以其特有的魅力——可實現日夜監(jiān)控,而被業(yè)內所關注。時至今日,紅外攝像機已經占據攝像機市場的相當份額,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下文將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業(yè)內同行探討。
紅外攝像機發(fā)展狀況
紅外攝像機從2001年問世到2003年這一階段,屬于一個嘗試階段,當時的紅外攝像機只能說還是概念性的,很少有成熟的產品問世,那時候用戶對紅外攝像機的使用尚為普通槍機加紅外燈。而且很多攝像機生產廠家對紅外攝像機尚處于一種觀望狀態(tài),很少對其投入太大的精力。
自2003年以后,隨著技術的逐步完善,紅外攝像機也逐漸以規(guī);呦蚴袌,由于其豐厚的利潤,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使得很多廠家開始致力于紅外攝像機的研發(fā)和生產。
2003年到2006年這四年,是紅外攝像機的快速成長期。在此期間,紅外攝像機從標稱可視距離從10米、20米逐步提高到30米、50米、100米等,并且從最初單一的槍機加紅外燈的夜視功能逐步發(fā)展為防水、變倍、防爆、雙鏡頭雙濾光片切換、紅外球機等功能齊全、操作簡單的系列化產品。
基本上到2006年初,紅外攝像機的整體格局已基本形成,并且在這幾年中,紅外攝像機應用中所暴露的起霧、進水、整機溫度過高、穩(wěn)定性差等諸多問題也都在逐步解決或改善之中。從2006年以后,由于紅外攝像機的普及以及技術的完善,其暴利階段宣告結束,紅外攝像機逐步走向微利時代,并且新產品的研發(fā)速度開始放慢,很多廠家從最初的以質量為中心逐步轉變?yōu)橐詳盗繛橹行摹?
2006年以后的這幾年,屬于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在這段時間,相當多的攝像機生產廠家,無不在生產紅外攝像機,并且基本上都將紅外攝像機作為一個生產重點,這樣一來,逐步形成了一個供大于求的局面,整個市場轉變?yōu)橘I方市場,因此攝像機的價格也開始下滑。
目前多出現的問題
激烈的競爭并未促進整個市場的發(fā)展,相反,一些原先已經解決的產品問題又經常出現。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紅外攝像機目前一個萎縮不進的局面呢?主要從以下幾點來看。
1、手工作坊的充斥,導致整個市場價格下滑與混亂,產品質量的整體下降。
由于紅外攝像機的生產門檻較低,且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商家專門生產和出售攝像機配件,這就為手工作坊的生長開辟了一方沃土,于是三兩個人租一個小房間就開始了生產,而他們最終目的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顯然,質量成為了空談。由于其低廉的價格,造成對一些正規(guī)廠家的沖擊,使得正規(guī)廠家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迫于競爭的壓力,為了守住市場,一些正規(guī)廠家只能壓縮成本。同步地,迫于生產廠家的壓力,各原材料供應商只能對材料質量逐漸縮水,這樣,導致產品整體質量下降,以前沒有出現的或者已經解決了的質量問題開始抬頭,整個市場處于一種白熱化的惡性的價格競爭之中。當然,造成現在這種局面其實應該說也是市場發(fā)展的一個必然。安防行業(yè)在中國發(fā)展只有短短的20多年,紅外攝像機的發(fā)展不足10年,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一方面,各廠家正處于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尚未有一兩個龍頭型的企業(yè)來占領行業(yè)的主導地位,對整個行業(yè)進行引導。另一方面,很多客戶缺乏對紅外攝像機的正確認識,還有就是由于技術門檻太低,使得很多小型作坊有機可乘,因此導致現在局面的產生。
2、產品體系單一化,產品同質化。
幾乎從2006年以后,紅外攝像機就很少有新型品種出現,各廠家的產品,仍然是2006年的產品,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如果都不貼標簽,單從外觀上很難分辨出兩家產品的差別。其實,在這段時間,也有公司在對自己的產品線進行更新,但是一個新產品從研發(fā)到投入市場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而由于紅外攝像機市場的價格波動太大,造成一個新產品剛一面世就會遭受價格打擊,且在這幾年時間里所開發(fā)的新產品大都是功能單一,沒有特別的亮點,從而導致推廣也比較困難。
3、行業(yè)機制的不健全也是導致整個市場發(fā)展緩慢的一個原因。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安防行業(yè)在中國起步,至今為止,國內攝像機廠商仍然沒有一個行業(yè)標準來對其進行制約,很多廠家所執(zhí)行的是企業(yè)標準,甚至一些小的廠家根本就沒有標準。在這樣一個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下,衡量一個攝像機是否合格幾乎成為空談。另外檢測標準也不夠健全,目前國內對攝像機質量檢測的唯一權威機構是公安部安全防范報警系統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而該中心檢測攝像機所依據的標準是《GB/T15865-1995攝像機(PAL/SECAM/NTSC)測量方法》,各項檢測只是針對常規(guī)型攝像機的清晰度、抗電壓能力、亮度、信噪比等參數進行檢測,完全未涉及紅外攝像機及其紅外燈功率、發(fā)射距離、夜視效果等各項相關指標的測試。其實并非該中心不去測試,而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針對紅外攝像機所制定的一個標準,正是基于此現狀,一些手工作坊才會肆無忌憚地生產,以此來擾亂市場。
紅外攝像機自面市起,便以其特有的魅力——可實現日夜監(jiān)控,而被業(yè)內所關注,現如今紅外攝像機已占據攝像機市場的相當份額,但其自身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本文將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業(yè)內同行探討。
國內自2001年第一臺紅外攝像機面市,便以其特有的魅力——可實現日夜監(jiān)控,而被業(yè)內所關注。時至今日,紅外攝像機已經占據攝像機市場的相當份額,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下文將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業(yè)內同行探討。 紅外攝像機發(fā)展狀況
紅外攝像機從2001年問世到2003年這一階段,屬于一個嘗試階段,當時的紅外攝像機只能說還是概念性的,很少有成熟的產品問世,那時候用戶對紅外攝像機的使用尚為普通槍機加紅外燈。而且很多攝像機生產廠家對紅外攝像機尚處于一種觀望狀態(tài),很少對其投入太大的精力。
自2003年以后,隨著技術的逐步完善,紅外攝像機也逐漸以規(guī)模化走向市場,由于其豐厚的利潤,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使得很多廠家開始致力于紅外攝像機的研發(fā)和生產。
2003年到2006年這四年,是紅外攝像機的快速成長期。在此期間,紅外攝像機從標稱可視距離從10米、20米逐步提高到30米、50米、100米等,并且從最初單一的槍機加紅外燈的夜視功能逐步發(fā)展為防水、變倍、防爆、雙鏡頭雙濾光片切換、紅外球機等功能齊全、操作簡單的系列化產品。
基本上到2006年初,紅外攝像機的整體格局已基本形成,并且在這幾年中,紅外攝像機應用中所暴露的起霧、進水、整機溫度過高、穩(wěn)定性差等諸多問題也都在逐步解決或改善之中。從2006年以后,由于紅外攝像機的普及以及技術的完善,其暴利階段宣告結束,紅外攝像機逐步走向微利時代,并且新產品的研發(fā)速度開始放慢,很多廠家從最初的以質量為中心逐步轉變?yōu)橐詳盗繛橹行摹?
2006年以后的這幾年,屬于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在這段時間,相當多的攝像機生產廠家,無不在生產紅外攝像機,并且基本上都將紅外攝像機作為一個生產重點,這樣一來,逐步形成了一個供大于求的局面,整個市場轉變?yōu)橘I方市場,因此攝像機的價格也開始下滑。
目前多出現的問題
激烈的競爭并未促進整個市場的發(fā)展,相反,一些原先已經解決的產品問題又經常出現。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紅外攝像機目前一個萎縮不進的局面呢?主要從以下幾點來看。
1、手工作坊的充斥,導致整個市場價格下滑與混亂,產品質量的整體下降。
由于紅外攝像機的生產門檻較低,且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商家專門生產和出售攝像機配件,這就為手工作坊的生長開辟了一方沃土,于是三兩個人租一個小房間就開始了生產,而他們最終目的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顯然,質量成為了空談。由于其低廉的價格,造成對一些正規(guī)廠家的沖擊,使得正規(guī)廠家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
迫于競爭的壓力,為了守住市場,一些正規(guī)廠家只能壓縮成本。同步地,迫于生產廠家的壓力,各原材料供應商只能對材料質量逐漸縮水,這樣,導致產品整體質量下降,以前沒有出現的或者已經解決了的質量問題開始抬頭,整個市場處于一種白熱化的惡性的價格競爭之中。當然,造成現在這種局面其實應該說也是市場發(fā)展的一個必然。安防行業(yè)在中國發(fā)展只有短短的20多年,紅外攝像機的發(fā)展不足10年,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一方面,各廠家正處于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尚未有一兩個龍頭型的企業(yè)來占領行業(yè)的主導地位,對整個行業(yè)進行引導。另一方面,很多客戶缺乏對紅外攝像機的正確認識,還有就是由于技術門檻太低,使得很多小型作坊有機可乘,因此導致現在局面的產生。
2、產品體系單一化,產品同質化。
幾乎從2006年以后,紅外攝像機就很少有新型品種出現,各廠家的產品,仍然是2006年的產品,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如果都不貼標簽,單從外觀上很難分辨出兩家產品的差別。其實,在這段時間,也有公司在對自己的產品線進行更新,但是一個新產品從研發(fā)到投入市場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而由于紅外攝像機市場的價格波動太大,造成一個新產品剛一面世就會遭受價格打擊,且在這幾年時間里所開發(fā)的新產品大都是功能單一,沒有特別的亮點,從而導致推廣也比較困難。
3、行業(yè)機制的不健全也是導致整個市場發(fā)展緩慢的一個原因。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安防行業(yè)在中國起步,至今為止,國內攝像機廠商仍然沒有一個行業(yè)標準來對其進行制約,很多廠家所執(zhí)行的是企業(yè)標準,甚至一些小的廠家根本就沒有標準。在這樣一個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下,衡量一個攝像機是否合格幾乎成為空談。
另外檢測標準也不夠健全,目前國內對攝像機質量檢測的唯一權威機構是公安部安全防范報警系統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而該中心檢測攝像機所依據的標準是《GB/T15865-1995攝像機(PAL/SECAM/NTSC)測量方法》,各項檢測只是針對常規(guī)型攝像機的清晰度、抗電壓能力、亮度、信噪比等參數進行檢測,完全未涉及紅外攝像機及其紅外燈功率、發(fā)射距離、夜視效果等各項相關指標的測試。其實并非該中心不去測試,而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針對紅外攝像機所制定的一個標準,正是基于此現狀,一些手工作坊才會肆無忌憚地生產,以此來擾亂市場。
- ■ 與【紅外攝像機市場發(fā)展狀況及出現問題分析】相關研究報告
-
- ·2011-2015年中國覆銅板行業(yè)市場行情評估及投資機遇分析報告
- ·2011-2015年中國電子級多晶硅行業(yè)市場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 ·2011-2015年中國點鈔機市場競爭評估及發(fā)展需求盈利預測分析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切藥機產業(yè)項目投資及行業(yè)競爭力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11-2015年中國點鈔機市場競爭評估及發(fā)展需求盈利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桑拿太空艙設備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磁控跑步機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臺球設備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多晶硅片及太陽能電池產業(yè)項目投資及行業(yè)競爭力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繼電保護試驗用儀器產業(yè)項目投資及行業(yè)競爭力發(fā)展研究報告
- ■ 市場分析
- ■ 行業(yè)新聞
- ■ 經濟指標
-